在2014食品年亞佈力中國企業傢論壇第十四屆年會上,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接受騰訊財經獨傢專訪。 對於2014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勢,劉曉光認為總體來看基本穩定,略有增長。任志強(微博)預測今年能達到7%的增長就衛生不錯瞭,劉曉光認為可能略微還會高一點。 劉曉光認為首先中國的基本剛需擺在那,改善性剛需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價格增長的因素有,最重要的是,人民幣對內貶值,老百姓不買房子就沒有任何手段抵消這種差額。 他分析過去一年房價高企的原因,一是政府先後進食品行瞭8次調控,每次調控過後房價都會有一個反彈;第二,人民幣的海量發行,到2013年M2已經達到110萬億,人民幣實際上出安全現瞭外升內貶的情況,房價自然也上升瞭。 劉曉光介紹,實際上房價中政府的稅金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一百元中有60多元的稅衛生,之後是土地出讓金。開發商賺的就是辛苦費衛生,有時候還根本就賺不到錢。首創今年賣瞭50億,實際上利潤隻有幾千萬。 另外中國發展的不平衡性決定瞭城市之間價值差距太大,不同城市要分別分析。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都存在結構性問題。教育醫療養老等條件都好的一線城市肯定要漲,但有的一線城市不一定好,一些二三線城市反而會很不錯。 目前三四線城市出現的房子賣不動情況,劉曉光認為這是因為之食品前的庫存量比較大,還要消耗一段時間。三四線城市可能會出現增長速度下降,但不會跌。 劉曉光說,他隱約感覺到今年政府還可能出臺新的調控政策。“如果說還要有新的調控政策,加上今年影子銀行的治理,地方債務的治理,資金的緊缺,對今年的房地產會是一個大的問題,我們可能要應對挑戰瞭。” 對於國企改革,劉曉光表示抱著樂觀的心態,“畢竟一步步往前走瞭嘛,混合所有制同意瞭,打破壟斷同意瞭,改革一旦上瞭道路,慣性就會讓改革無法停止。” 不過他認為改革要分步驟進行,不可能一下子成功。近期上海國資委的一食品系列動作被他解讀為是在改革的邊界上探索,跳出瞭本來劃定的圈子,這是好事,隻不過形成成熟的東西還需要時間。最新房產政策在上海國資委的動作中,劉曉光比較看好公司治理結構、股權激勵,不同所有制之間的優勢互補。“各有各的毛病,民企也有毛病,瞎投資,一個人說瞭衛生算等等。”(來源:燕郊房產網) |